×

2025宜昌马拉松参赛对象要求

24小时热点咨询 24小时热点咨询 发表于2025-08-20 19:26:03

  2025宜昌马拉松参赛对象要求

  参赛对象要求

  参赛对象为中国籍公民、港澳台及境外选手,报名时需要提供二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台胞证或护照号码。

  一、技术认证

  中国田径协会

  二、主办单位

  宜昌市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

  路越(上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四、安全监管

  湖北省田径协会

  五、冠名单位

  广汽传祺

  六、运营单位

  路越(上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七、比赛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上午7:30

  (二)地点:湖北省宜昌市城区

  (三)起点: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

  八、比赛项目和规模

  1.马拉松(42.195公里):3000人;

  2.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7000人;

  3.健康跑(约10公里):6000人;

  4.欢乐跑(约5公里):6000人。

  九、比赛线路

  (一)马拉松线路: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起点)——沿江大道(顺向)——江景一街路口左折返—沿江大道(顺向)——云集路(顺向)——解放路——陶珠路——自立路——环城南路——沿江大道辅道(顺向)——沿江大道主道(顺向)——至喜长江大桥(顺向)——点军大道主道(顺向)——点军大道辅道(顺向)——奥体路(顺向)——孝子岩东路口左折返——奥体路(顺向)——卷桥河路(顺向)——孝子岩路——将军路(顺向)——奥体路(顺向)——点军大道辅道(顺向)——点军大道主道(顺向)——至喜长江大桥(顺向)——沿江大道辅道右转下桥——沿江大道(顺向)——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终点),距离为42.195公里。

  (二)半程马拉松线路: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起点)——沿江大道(顺向)——江景一街路口左折返—沿江大道(顺向)——云集路(顺向)——解放路——陶珠路——自立路——环城南路——沿江大道辅道(顺向)——环城北路口左折返——沿江大道主道(逆向)——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终点),距离为21.0975公里。

  (三)健康跑线路: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起点)——沿江大道(顺向)——白沙路——伍家岗小学(终点),距离约10公里。

  (四)欢乐跑线路:滨江公园(沿江大道环城南路口起点)——沿江大道(顺向)——天然塔(终点),距离约5公里。

  注:最终路线以中国田径协会委派丈量员实地丈量为准。

  十、竞赛办法

  (一)按照最新《世界田联竞赛与技术规则》《世界田联标牌路跑赛事规程》、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最新相关管理办法和本次比赛竞赛规程执行。

  (二)比赛检录:所有选手须按本人所报项目在规定时间(6:00-7:15)、指定区域进行检录。高水平运动员须在赛前到组委会设定的专业检录处进行检录。

  (三)号码布:所有选手参赛时须正确佩戴本届赛事号码布,号码布是参赛者的有效凭证,在比赛过程中选手必须自始至终佩戴于胸前,切勿用衣物、腰包等物品遮挡号码布。如参赛人员私自折叠、遮挡、撕毁、损坏号码布,一经发现,不能检录入场。如在赛中违反号码布佩戴规定要求,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且赛事成绩,无法取得完赛物品。号码布不得转让或转借,否则发生的全部后果,选手自负。如参赛人员私自涂改、制作、转让、贩卖号码布,将按本次赛事相关处罚办法进行处罚。

  (四)集结顺序:按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为S区;马拉松项目运动员为A区、半程马拉松项目运动员为B区;健康跑项目运动员为C区;欢乐跑项目运动员为D区顺序往后排列。各项目起点距前方方队20米,进入候跑区后需服从现场裁判及工作人员指挥,保持间隔。

  (五)发令:采用一枪发令,所有项目同时起跑的办法。如参赛者无效起跑,不会被叫停,裁判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六)计时办法

  1.本次比赛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项目采用感应计时,在起点、5 公里点起的每个整公里点、马拉松42.195公里点、马拉松21.0975公里点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点、赛道最远端及折返点设有计时感应地毯。感应计时芯片将在运动员通过起点计时地毯时开始计时,参赛者行进中必须逐一通过地面的计时感应地毯,如参赛者缺少任何一个计时点的成绩,则取消该参赛者的比赛成绩。组委会将对参赛者间两个芯片在每5公里计时点的成绩误差少于0.1秒的进行核查。计时芯片为一次性抛弃型芯片,不收取芯片押金,在参赛物品领取时与号码布同时发放。

  2.健康跑和欢乐跑:组委会不提供计时服务,完赛选手可领取完赛纪念奖牌。

  (七)关门距离和时间

  1.为了保证参赛选手赛时安全,比赛路线将分路段、分时段对社会交通进行临时管制。比赛日分段关门时间如下:2025宜昌马拉松参赛对象要求

  2.到达关门时间后,相应公里点的计时毯停止工作,相应路段将恢复社会交通。未跑到相应公里点的选手须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赛道的选手可在路线沿途搭乘收容车,或自行选乘公共交通前往终点取衣。

  (八)存取衣

  1.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起点存衣服务将于比赛日6:00开始,7:15前截止,请运动员做好时间安排。

  2.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在起点指定区域按号段进行存衣(存衣车会在比赛日7:15前出发转场至离场出口处),运动员到达终点后,请按照指引到指定区域凭相同的号码布取衣。贵重物品不要存放在包内(如手机、有效证件、现金、各种钥匙、信用卡、掌上电脑等)。如发生损坏或遗失,后果由选手本人承担。

  3.健康跑、欢乐跑运动员不提供存衣服务。

  4.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日14:30前(半程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日11:30前)到各自终点指定存衣处领取个人存放物品。如超过领取时间没有领取的,可于赛后5天内到赛事组委会领取。5天内不领取的,组委会将按无人领取处理。

  (九)饮水、用水、饮料和能量补给站

  1.饮料、饮水、用水站:5公里开始每隔5公里的距离设置饮水饮料站,7.5公里开始每隔5公里的距离设置饮水用水站,10公里开始每两个运动饮料站中间设置降温用水站。12.5公里开始每隔5公里的距离设置能量补给站。

2025宜昌马拉松参赛对象要求(2)(十)医疗救护1.组委会在起点、赛道沿途每隔2.5公里及终点设立固定医疗站,医疗站前100米有明显的提示标志;沿比赛路线,每100米处设置一名志愿者,协助医疗救护、维护比赛秩序,参赛者有问题可以随时向其请求帮助。

  2.沿比赛线路每公里设置有便携式移动AED急救服务,并有急救车跟随。若选手丧失意识,则自动委托组委会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急救,包括但不限于CPR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以及伴随的费用,均由选手本人承担,概不追究参与施救的医护人员、急救志愿者及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的任何法律和经济方面的责任。

  3.现场医务人员根据选手身体状况认为某选手不适宜继续比赛时,可建议赛道裁判员规劝选手终止比赛,并收取选手的号码布,选手可上援助车。如参赛选手不听从医护人员建议,坚持参赛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及责任由参赛选手本人承担。

  (十一)环境卫生:组委会在起点、沿途赛道(1公里、3公里,5公里至40公里每间隔2.5公里)及各项目终点设置移动卫生间。为保护环境,选手在比赛起终点及沿途非卫生间区域不得随地便溺,不得随意丢弃任何口罩、包装纸、瓶罐和垃圾,应尽量将其投入组委会设置的专门的垃圾箱、垃圾袋内。

  (十二)兴奋剂检查。

  本次比赛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兴奋剂检查。报名选手可进入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官网运动员专区进行学习(网站链接https://www.chinada.cn/channels/player.html)

  (十三)有关竞赛的其它具体要求和安排,请查阅赛前领物时发放的《官方手册》。

  十一、参赛办法

  (一)年龄要求

  1.马拉松项目年龄限20周岁及以上(2005年11月2日及以前出生)。

  2.半程马拉松项目年龄限16周岁及以上(2009年11月2日及以前出生)。

  3.健康跑和欢乐跑项目年龄不限。

  4.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须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13周岁以下(2012年11月2日后出生)至少有一位已报名的监护人陪同方可参赛。

  5.65周岁以上参赛者必须有直系家属签名。

  6.其他相关规定详见《报名须知》。

  (二)参赛资格要求

1.马拉松项目:马拉松参赛者须提供2024年11月2日(含)以后的合格体检报告(要求心电图、血压、心率、心肺功能体检正常)或2024年1月1日(含)以后本人参加的半马及以上距离的正式跑步项目完赛证书(不含各类线上赛证书)。

  2.半程马拉松项目:半程马拉松参赛者须提供2024年11月2日(含)以后的合格体检报告(需心电图、血压、心率、心肺功能体检正常)或2024年1月1日(含)以后本人参加的10公里及以上距离的正式跑步项目完赛证书(不含各类线上赛证书)。

  3.健康跑和欢乐跑项目:参赛者资格不做特殊要求,参赛者针对自身体质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参赛,建议参赛者进行体检(需心电图、血压、心率、心肺功能体检正常)。

  4.提交方式:选手可在报名时上传符合要求的体检证明或完赛证书,经由组委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参与赛事抽签;审核不符合者,在报名截止前可以重新提交符合要求的资格证书,在报名截止时间后不能再重新提交,规定时间内未提交符合要求资格证书的选手,报名费将在报名截止后的10个工作日内全额原路退回。

  (三)身体状况要求

  1.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大强度、长距离的竞技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竞技项目,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赛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欢乐跑其中的一个项目报名参赛。有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7)赛前14日内患过感冒、或出现发烧症状;

  (8)其他不适合参加比赛者(如孕妇、赛前疲劳者、过度饮酒者等)。

  2.在比赛中,因个人身体或其它个人原因导致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由参赛者个人承担责任。组委会强烈建议参赛者赛前至相应医疗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参赛者需结合检查报告进行自我评估,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适应于长跑运动,方可报名参赛,不合格者不能参加比赛。

  (四)参赛对象要求

  参赛对象为中国籍公民、港澳台及境外选手,报名时需要提供二代身份证、港澳通行证、台胞证或护照号码。

  十二、报名领物办法

  (一)报名时间和抽签办法:

  1.报名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10:00至9月10日18:00。选手报名环节对所有满足参赛要求的选手开放,各比赛项目报名人数超出限定名额后,参赛资格将采用抽签办法获取。中签结果将于2025年9月20日18:00前公布。

  2.组委会邀请的优秀选手(需达到相关成绩标准,具体官方微信另行告知)和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专业选手不受抽签办法限制,即可以免抽签直通。

  3.本届赛事根据世界田联精英标牌规定将定向邀请精英运动员、其他特邀运动员,包括配速员、赞助商及合作媒体等

  4.不予报名的参赛运动员:

  世界田联、中国田径协会、宜昌马拉松组委会处以禁赛处罚的运动员。

  (二)报名渠道

  1.官方网站:www.yichangmarathon.com

  2.官方微信公众号:“宜昌马拉松”

  3.官方APP平台:“第一赛道”APP

  (三)报名费用

  1.个人报名:马拉松每人160元人民币;半程马拉松每人130元人民币;健康跑每人90元人民币;欢乐跑每人70元人民币;

  2.团队报名:项目不限,20人可参与团报,团队中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项目总人数达到30人及以上,则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选手可享9折报名优惠。团队中健康跑和欢乐跑选手不享受报名优惠。

  3.团报优惠说明:团队报名后团队内如有未中签选手,则原路退还该部分选手报名费,如团队报名时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超过30人,团队中签选手中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不足30人的,团队内中签的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选手仍可享受9折优惠。

  4.费用退还办法:报名时选手统一按照原价报名,待报名结束中签结果发布后,组委会将统一审核,达到9折报名优惠条件的中签选手,将于中签结果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原路退还其10%报名费用。所有未中签报名选手,组委会将于中签结果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原路退还选手所缴纳全部报名费用。

  5.组委会有权根据报名情况来决定是否接受选手的报名。

  6.一经组委会确认报名缴费成功至中签结果公布期间报名费将不予返还,中签结果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原路退还未中签选手所缴纳全部报名费用。

  (四)退赛退费办法

  1.已提交报名信息及支付的选手,于2025年9月10日下午18:00前,可在订单页面自行办理退费服务。

  2.完成缴费后24小时内的报名订单,申请退赛退费的将不收取任何费用,报名费将在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全额原路退回。

  3.完成缴费后超过24小时的报名订单,申请退赛退费的不论项目均需收取20元/人/次的服务费,扣除服务费后剩余费用在申请后1个工作日内原路退回。

  (五)改换项目

  1.需要更换项目的选手,于2025年9月10日下午18:00前,可先进行退赛退费操作后,重新报名需要改换的项目。

  2.从短距离项目改长距离项目者,还须符合长距离项目参赛条件并通过审核后方能获得参赛资格。

  3.退改服务期限:2025年9月10日下午18:00后,将不再受理任何退费申请(中签结果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原路退还未中签选手所缴纳全部报名费用)。

  4.由组委会审核报名资质不符合者,在报名截止前(即2025年9月10日下午18:00前)可以重新提交符合要求的资格证书,在报名截止后(即2025年9月10日下午18:00后)不能再重新提交。资格审核不通过的报名费将在报名截止后的10个工作日内全额原路退回。

  (五)报名流程详见《报名须知》

  (六)领物办法

  1.领取时间:2025年10月30—31日10:00-19:00,11月1日10:00—21:00

  2.领取地址:宜昌市稻花香体育馆(如有变更另行短信通知)